各位网友好,小编关注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国资产全线上涨的问题,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中国资产全线上涨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。
黄金最重要的属性就是避险,避险功能的触发基于全球经济数据及贸易纷争。除此之外,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对金价构成重要且直接的影响。
目前来看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经多次表示,美联储将采取恰当的措施维持经济持续扩张。美联储副主席理查德·克拉里达也表示,目前美国经济形势良好。但如果情况发生变化,美联储官员愿意采取行动,实施必要的政策来维持经济增长。
利率方面,3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已经暗示了全年不加息,并明确9月结束缩表。随着降税和制造业回归效应逐步减弱,美国PMI自 2018年8月达到61.8的高点后逐月下降至2019年5月的52.1。目前来看,除了停止加息缩表以外,维持经济扩的最有可能的“恰当措施”就是降息。美联储的政策变化一贯采用“阳谋”的方式进行,近期美联储官员密集表态可能是为即将到来的议息会议定下基调。
美国5月经济数据持续低于预期,先是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创2009年9月份以来新低,产出分项指数终值创2016年6月份以来新低,新订单分项指数终值自2009年8月份以来首次陷入萎缩区间。再是5月非农就业人数7.4万,大幅低于预期,美国至6月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录得22.2万人,同样不及预期乐观,美国劳动力市场可能正在进一步失去动力。
此外,近期接二连三出现油轮被袭事件导致地缘冲突风险系数进一步飙升,为黄金上涨助力。 除此之外,从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兴和华为的打压来看,美国对中国崛起的遏制势头已成国内共识,中美之间的竞争是未来十年的主题。所以在双方经济均存在下行压力的情况下,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只会加剧经济数据继续走弱,尤其是美国货币政策再次开启新一轮宽松,对于黄金板块形成难得的中长期配置机会。
目前,利率期货交易员预计6月降息的可能性为29%,7月至少降息一次的可能性为89%。所以,降息大概率发生在三季度,而这一切都将指向与美元相对的避险的黄金板块的价值。
黄金大涨的主要原因有两点:第一是由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导致全球宽松预期已经形成,像澳大利亚,印度等国家已经降息,我们虽然没有降息,但从几次定向降准来看,都已经是说明,宽松的货币政策来了。简单的说,就是钱多了,那么货币就会贬值,而造成通货膨胀,因此,黄金保值的避险功能就助推了黄金的大涨。第二就是地缘政治方面,美伊的紧张局势,也导致了避险需求提升,从而导致黄金的上涨。但本质原因,还是美联储即将降息,导致美元下跌,黄金上涨。
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的,近期不是国内金价大涨,是国际金价大涨,国内金价只是跟涨。
截止到今天,国际金价从1270美元/盎司涨到今天盘中最高接近1440美元/盎司,涨了170美元/盎司,涨幅接近14%.
国际金价大涨受多重因素影响,但最主要的是在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的变化,在最新的美联储利率决议上,基准利率虽然仍然维持在2.25%至2.5%的目标区间,但FOMC暗示在经济环境趋弱的情况下,未来可能降息。市场仍押注美联储最早将于7月降息。实际上在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之前,印度、澳大利亚等都已经进入降息周期,市场也已经预期美联储年内将会降息1到2次。受此影响,美元指数走势破位,跌破趋势线,后市还有下跌空间。由于国际金价是美元报价,美元下跌黄金势必还有上涨的余地。
其次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也很大,米帝一直想对伊朗用兵,但伊朗态度强硬,周末特老头紧急叫停的米已经升空的战机,可见米帝有打的心思,但是没想到自己没准备好,战机刚升空就被人家雷达锁定了。所以这个闹剧还会继续,要干那就需要避险,避险的首选就是黄金。
国内金价的走势主要跟随国际金价,当然还得考虑RMB汇率因素,所以在要综合考虑。在此背景之下,沪金、上海TD以及大A里的黄金股都是可以考虑的对象,至于其他的,要么盈利空间太小,要么不合法。
首先,要纠正提问者:黄金价格涨与不涨都不是“国内的”,黄金价格是国际的、透明的。
国际黄金价格与石油、美元、国际形势……等多重因素相关,不是哪些个人或财团能够单独操控的。
尽管素来都有“买涨不买跌”之说,但奉劝个人投资者慎之又慎!
国内黄金大涨的行情主要是国际黄金期货上涨支撑的。
实际上国内与国外市场的黄金趋势基本一致,只不过带一点中国国情。
比如说,今年花旗银行报告认为国际黄金会在12月达到1500-1600美元/盎司,那么对照中国金价应该在340-350人民币/克。不过我相信中国金价一定是超过这个数字的,因为中国人爱买黄金,并且买涨不买跌,因此看见黄金上涨,肯定很多人投资,加速黄金上涨的速度。
另一方面,国际黄金的高点应该在明年的一季度与二季度之间,而中国黄金的高点我相信是在春节之后,因为春节中国人传统会买一些黄金,压箱底或者送孩子,这样购买量会有一个透支。
不过总体上,中国国内黄金走势应该与国际大致相通,上涨的趋势会延续到明年年中左右。
通货膨胀下不分穷富,只是有的人抗压能力强,有的人抗压能力弱的区别,瘦死骆驼比马大的道理,尽量避免通货膨胀率的高涨,让大众的消费环境尽可能的平稳,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,这些,任重道远,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慢慢调整,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不能急,也急不来,未来更加美好,不必过于纠结自己左右不了的事项。
个人观点,,不喜勿喷。
谢邀。
富人也不都是房地产开发商吧?
通货膨胀不分穷人富人,钱币眨值就像是给每只钱袋子都注入了水,富人的钱比穷人的钱多,被通货膨胀注入的水更多。
但富人和穷人的资产拥有量相差悬殊,富人可以在通货膨胀时大量拋售资产来把危机转移给穷人,因为钱贬值就意味着物值钱,富人拋售资产赚回来的钱,要比通货膨胀损失的钱多的多。而穷人在通货膨胀时却没任何资产可抛售,只能眼看着自己那点儿血汗钱萎缩而毫无办法。
这就是穷人和富人在通货膨胀时的差别。
资产价格的上涨和下跌不是两个独立的问题,需要放在一起来分析。无论是上涨和下跌,只要突破了价值规律画的线,都会出大事。
资产价格涨跌的>缘故原由/strong>
从完全市场经济的角度看,是由供应量和需求量决定的。
资产也是商品,以商品为例,供应量大于需求量,价格就会下跌,反之上涨。这是最基本的规律,但其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:
1、人为炒作。当供应方即卖方有意囤积商品,造成商品稀缺的假象,而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时,价格上涨,这和历次通胀过程有紧密关系。
2、无力消费。当占到大部分的消费群体需要该商品,但因为经济状况不佳而不具备消费能力,也会造成商品滞销而价格下降。这种情况是有需求,但买不起或者消费群体抑制消费。
3、过度的借贷消费。如果经济形势良好,消费者有稳定的收入,那么通过借贷消费可以透支未来的收入。但如果稳定收入一旦中断,借款无法偿还,放款机构为了降低风险,会收缩借贷规模。如此一来,依靠透支消费的市场再也无法支撑,也会产生商品卖不掉而跌价。
此类原因还有许多,不一一列举。但根本原因是:财富集中于金字塔尖的少数人,不具备大多数商品的需求量,而拥有大部分需求的大多数人,由于缺钱控制消费。这就是衰退。
资产持续上涨引发的问题也很大
比如日用消费品、食品上涨,如果涨到一定程度,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。这是因为物价大幅上涨的同时,收入并没有与之匹配的涨幅。同样会造成消费量减少,导致市场低迷,随之会产生通缩,即商品卖不出去—工厂产量下跌—裁员—收入继续下降—更少的商品消费,很清楚的循环。
再比如高房价,大多数人的财富都在房子上,其中很多人的相当比重收入要去还贷款,剩下的钱只能是省着花。因为缺乏安全感,也不敢放手消费。房价越高,手里的可支配收入就越少。涨到了一定程度,高房价挂在那不好卖,连累其他商品也不好卖。手里囤积大量房子的卖不掉,想买房的没钱买或干脆懒得看了。
这就是资产不断上涨造成的后果,整个的经济流通不动了。因此资产包括物价的上涨和下跌都要有一定的限度,超过这一限度,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。这就是市场规律和价格规律。
到此,大家对中国资产全线上涨的解答时否满意,希望中国资产全线上涨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,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。